
摘要:浙江民企适宜生产高精尖的配套产品,浙江经济与军工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对接性。在浙江将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九大军民结合型产业中,众多民营企业面临转型和产业升级换代,浙江民营已经意识到,军工行业有望成为下一轮争抢的蛋糕。
11月25日举行国防科技系统与浙江民营企业对接交流大会赋予了浙江制造业特别的意义。此次来浙的国防科技成果共有405项,40多个民企和国防科技系统签约。
长期以来,军工领域一直被视为民营经济投资的禁区,直到2005年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才首次明确提出允许非公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
在此基础上,国防科工委又出台一系列政策,指出除少数核心重点军工企业应继续保持国有独资外,鼓励引入境内资本和有条件地允许外资参与军工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详细介绍了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有关条件和程序,并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具体范围。
根据此次发布的《促进军民结合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浙江将重点培育和发展九大军民结合型产业,并悉数对民企敞开大门。再一次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军工行业,而更早些,国防科工委就曾经和杭州、宁波等地的民营企业进行过多次亲密接触。
首批签约的10家浙江民营企业代表跟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中国核工业集团第五建设公司等国防军工单位签订合作开发BKZ-904无人机载光电侦察系统数码相机组件、双离合器汽车自动变速器、高性能核级密封件等国防科技系统成果。
目前浙江民企和军方合作主要有三种方式,其一是直接向军方提供产品,没有科研技术上的合作;其二是与军方的科研单位合作,研发的产品可军民两用;其三是直接购买军方科研成果。这次会议主要是第二种情况。浙江制造业也在积极寻找转型之路,而军工产业也成为浙江民企眼中的一块新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