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00年的“经济半小时之夜”始,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走到了第7个年头。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每年总会迸发出新亮点。被国内媒体喻为“中国经济领域的‘奥斯卡’”,中国经济人物颁奖晚会俨然已成为一个值得公众期待的年度传媒事件。透过中国经济人物们,我们看到了时代的大趋势。这也正是7年盘点的意义所在。
中国经济人物的社会声望及公众毁誉,均与国家改革进程的跌宕起伏紧密相连。中国经济人物,包括企业家、经济学家、政府官员及平民代言者,对他们的评选与评价已成为经济运程与国计民生的晴雨表,甚至风向标。因而每年一度的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往往成为各类媒体盘点中最夺人眼球的焦点。
改革开放29年来,改革者人群经历了角色的分化、转型、回归与整合的辩证过程。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因牢牢地紧贴这一历史进程而建立高端影响力。每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出炉都展现了中国经济的新面孔。正如央视广告经济信息中心主任郭振玺所言:“年度经济人物评选不仅仅是中央电视台的品牌,也是整个社会的品牌。”
以下列出这7年的十大趋势,虽以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为参照,却试图涵盖整个中国经济领域。
趋势一
新面孔不断刷新崛起中国的新形象,令世界敬畏从2000年到2006年的经济人物榜,岁岁年年人不同,不同身份和领域的经济人物从各个侧面为中国这个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和标的。
回望这7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人们看到的是改革布道者们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中外观察者从他们身上品读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态。从改革开放后第一代企业家、经济界元老到新生代知识经济精英、经济外援,中国的形象被不断刷新。
正如国务院体改办综合规划与试点司范恒山在提名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时所说的,“他和他的同事们不仅把一个集体企业变成国际知名大企业,而且使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有了真正优良的企业形象,并且,他们还在以不凡的努力丰富着这种形象。”
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更是一举刷新了中国乡镇企业的旧有形象。美国《时代》周刊在专访他时称“他是中国农民的希望”。鲁冠球又被《华尔街》杂志评为“国家式的英雄人物”。而张庆伟掌门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神五”推上天,更是奠定了中国作为第三大航空强国的国际地位,令全球华人扬眉吐气。
近年来中国经济人物们在海外屡屡获奖。如联想集团新舵手杨元庆,1999年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亚洲之星”。2004年联想集团宣布以12.5亿美元收购IBM全球的全线PC业务,这个蛇吞象的故事让西方震惊。海航董事长陈峰获“2005年亚洲最佳商业领袖奖”,这也是中国企业家首次获此殊荣。
中国经济人物开始呈现全球面孔。只收1元年薪的香港人梁定邦,对中国股市走向良性循环起到了关键作用。世界级银行家、美国前财政部副部长法兰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