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岛电器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业内新闻_新闻动态_正岛电器
浏览:7366 云南省博物馆15万宝贝“缺衣少粮”(图) [2006-11-23] 来源:新华网云南频道

    工作人员在简陋的楼道里整理明代骨灰坛 韩亿国/摄

    通过都市时报报道得知云南省博物馆的藏品已达15.6万件,其中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有1000余件。之后,很多读者都发出疑问:“有这么多的宝贝,省博物馆怎么保管?它们是不是很安全?它们受到的保护程度如何?”11月7日下午,时报记者应省博物馆的邀请有幸参观了其3000平方米的库房。

  青花瓷器叠罗汉

    下午3点,记者跟随省博保管部主任詹其友及两名库房保管员,来到该馆3000平方米的库房。进了库房才知道,所说的3000平方米不是占地面积,而是6层楼的分库面积总和。6层楼每层有6间分库,除了过道,每间分库的面积不过四五十平方米。

    詹其友介绍说:“每层有一名保管员,每层的库房外门都需保管员和保管部的两把钥匙才能打开。”一层的保管员和他一起将外门打开后,长达10米的走廊右侧,可以看到6道分库内门。保管员将一二号门打开,令人充满好奇的各类珍宝,从这些长期不见天光的空间里,慢慢映入眼睑。“1楼以瓷器为主,有限的陈列柜远远无法装下馆里所拥有的文物,这些大件瓷器都被摆在地下,这样很危险。”詹其友指着满地的瓷器说,库房是1986年建成的,足够容纳当时的一二万件藏品,但随着云南考古发掘不断增多,博物馆的藏品成倍增加,很多价值连城的文物都只能一层一层地摞起来。“比如这些青花瓷器,实在没地方放,只好为了节省空间,把它们堆放进柜体里,如果一有地震,这些珍贵文物就很可能就完了。”

    据了解,国家保管文物的空间要求是,每平方米保管10件左右文物,这样推算,15万件文物至少应该有1.5万—1.6万平方米的保管库。詹其友介绍说,除此之外,省博的库房内没有任何恒温恒湿设施,书画分库一旦到了雨季连窗都不敢开,而到了冬季又要打水送进库房,这都对文物保养带来很大的影响。

    部分文物堆楼道

    记者在5楼的分库过道看到,很多文物由于无处可藏,居然被堆放在楼道里,其中有大部分是从楚雄古墓中出土的骨灰坛。“虽然市场价值不高,但对历史研究很有作用,也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詹其友说,目前该馆藏品中主要分为10大类,分别是青铜器、书画、佛教文物、民族文物、官窑瓷器、近代文物、礼品、契约、现代珍品、钱币、邮票等,这其中40%的青铜器需要重点保护。

    “我们就眼睁睁地看着个别文物烂掉,实在是无奈,文物是要花钱养的。”一名工作人员说,以前文物保养的条件太差,只能为它们提供一些容身之处。“最多也就是买点杀虫剂之类的”。据介绍,近几年省博能投入到文物保养中的经费不超过20万元,但达到国家的相关要求,至少要投入百万元以上。

    由于文物不断增多,“就连本馆的工作人员也不完全知道,我们究竟有多少文物、有哪些文物。”詹其友说,从2003年开始,省博着手全面清理库存文物,进行电子化管理,目前此工作已进行了90%,清理文物14万多件,预计明年初可以完成。

    小偷4次“来访”均栽倒

    虽然,文物的保养条件十分不好,但谈到省博的安防措施,省博物馆马文斗馆长很自信,他说:“经过2004年对安防设备重新布置后,省博的安防已达到博物馆的一级标准,具有声控、摄像监控、消防、红外线等立体措施。”

    记者从保卫科禹科长处了解到,2004年5月12日和28日、2004年10月3日、2005年8月21日,分别遭到小偷“来访”,但都被很快抓获。这4次中,只有2004年10月3日这一次是在白天行窃,当时小偷在省博装作参观迎国庆的一次展览,在一个香炉面前,小偷停留了下来,看周围没有人时,他将香炉拿起来,移放了一个地方,过了一会儿,见没有人来管,他就大着胆子将其夹在左臂腋窝里,悄悄地逃出博物馆,可出大厅,就被守卫拦了下来。

    其实,通过馆内的电子监控系统,保安人员早就在关注他的行为,只等着他的狐狸尾巴露出来。小偷被抓获后,被遣送到省公安厅文保分局,那时他才得知自己费尽心机偷的是一件文物复制品。

    其他3次,小偷都是翻墙进入博物馆,所以立即就被从监视系统里察觉的保安人员抓个正着。据了解,省博库房的36间分库都安装有红外线探头,库房总门也安装有声控报警系统。除此之外,在省博的各个角落还安装有50个摄像头,全天24小时对辖区进行监控。(宋奕辰)

 

欢迎您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您提交的任何信息,都将由我们专人负责处理。如果不能解决您的疑问,请您联系我们

  • 留言框
  • 您的单位:*请输入单位名称
  • 您的姓名:*请输入姓名
  • 联系电话:*请输入联系电话
  • 详细地址:
  • 常用邮箱:请输入邮箱